谨以此篇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。深切缅怀抗日英烈,以及在抗战中牺牲、为抗击侵略者浴血奋战并作出贡献的已故前辈与亲人。
在九三大阅兵之际,参阅历史资料和家史而汇编。
我的老家在河北省平山县杜家庄南沟村。
从爷爷那辈起便未分家,因此栗家是个大家庭。抗日战争前后,栗家共有19人加入中国共产党,投身革命事业,当时还被晋察冀边区命名为“革命大家庭”。抗日战争时期,栗家的主要成员——我的伯父伯母、叔婶、姑姑姑父、父母亲,以及他们的子女,共计21人,都先后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。其中11人加入了八路军与抗日游击队。那时的栗家,男女老少齐上阵,夫妻携手共参战,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“抗日大家庭”。
我叔叔栗再温自幼聪慧好学上进,考上北平大同中学毕业后又考入北京中法大学。在校期间受新思潮和马列主义影响参加过闹学潮等学生运动。早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曾任中共北平市秘书,领导当时的学生运动和党的地下工作。年仅19岁就走上了革命道路。抗日战争前,他曾在天津,河北,山西工作,曾任山西省书记,河北省委秘书长等。在任冀西特委书记时,回到平山组建了平山党组织和党领导的游击队。这为后来的抗日战争打下了基础。
1937年七七事变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叔叔栗再温随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战地工作团来到平山,叔叔当时是直西特委书记。他会同平山县委和八路军工作团,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工作,发动群众抗日救国、支援前线、参军参战。他们仅用一月零三天时间动员1500名青年参军抗日,组建了抗日历史上的平山团。栗再温亲自率领队伍赶赴山西,将其交给王震旅长,这支队伍随后编入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第七一八团。当时,我的父亲也在八路军工作团,他们还一同将三个侄子 ——栗政民、栗政通、栗吉子送去参军,加入了平山团。后来,叔叔栗再温调任晋察冀四分区地委书记兼政委,他与四分区司令员王平密切配合,组织建立了农、工、妇、青等各类抗日救国会,大力推动边区开展生产自救,积极支援前线。在他们的领导下,军民抗日热潮空前高涨,为抗日前线提供了有力支持,为推动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叔母刘旭江曾与叔叔假扮夫妻,共同开展党的地下领导工作,二人后来结为正式夫妻。她早在 1930 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,在革命历程中始终协助叔叔开展工作,为革命事业作出了诸多贡献。抗战时期,1942 年她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结束后,调任平山县北冶区区委书记。到任后,她走遍平山县的众多村庄,牵头建立起各乡村的农、青、妇抗日组织,积极发动群众为部队赶制军鞋、缝制军衣,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。
在叔叔栗再温的影响与引导下,我的父母、伯父、姑姑、姑父以及长兄长姐们,都相继踏上了抗日救国、解放全中国的革命道路。
我父亲栗建周于 1937 年 8 月加入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工作团,194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自此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。在工作中,他积极协助工作团开展各项任务:发动群众支援前线、动员群众报名参军、深入宣传抗日主张、全力推进扩军工作。其间,他动员自己的两个侄子、一个堂侄,以及本村的十几名青年加入八路军;其中,他的三个侄子编入平山团,这三人中,两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,被追认为革命烈士,另一人则身经百战,身上留下了多处战伤。
八路军工作团的工作结束后,父亲被留在四分区,负责后勤与贸易工作,曾担任平山县贸易局局长。在他的统筹领导与组织协调下,边区的土产、药材等物资被有序运往山西、石家庄等地,换购回抗战急需的各类物资,保障了抗日前线的军需供给。此后,父亲又受分区委派,前往山西平定敌占区,负责战备物资的经销与转运工作,时任山西平定商行总经理。他深入敌后,带领商行的同志们巧妙避开敌人的封锁线,从敌占区采购了大量布匹、粮食、药品等关键物资,直接运送至当时由刘道生、肖锋、阮平、张华同志领导的抗日部队。1944 年,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。为进一步加强前线军需物资供应,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决定整合下属几个专区的贸易总店,组建成立天德总店 —— 这是当时边区规模最大的后勤贸易机构。父亲出任天德总店总经理,他与其他领导同志紧密协作,除了全力抓好贸易物资的收购、转运等核心工作外,还牵头建立了煤厂、铁厂、皮革厂、肥皂厂、毛线厂及染坊等。这些举措不仅繁荣了四分区的市场,更切实保障了边区军民的基本生活与前线的物资需求,成功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,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我的母亲韩景芳,于 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同年参加八路军,在晋察冀边区四分区保育院任职。四分区保育院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和培育革命后代,这些孩子多为中央领导与部队首长的子女,因此保育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。
抗战时期,边区物资匮乏、条件艰苦,保育院的工作人员还时常要冒着生命危险转移地点,只为守护孩子们的安全。她们既要防备日寇的烧杀抢掠与飞机轰炸,常常不得不带着孩子藏身山洞;为进一步确保孩子们的安全,又会四处寻找可靠的老乡,将孩子寄养在老乡家中。之后,保育员们还要定期走遍各家各户,看望孩子、检查生活情况、送去给养。当时边区遍布山路,又没有任何交通工具,母亲和同事们为了探望这些孩子,每次都要徒步走很远的山路,过程异常辛苦。
她们一心为了革命后代,为了让抗战前线的将士们能安心打仗、解除后顾之忧,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与无私大爱,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,在后勤保障工作中贡献了坚实力量。
这就是我英雄母亲韩景芳!
我的伯父栗从周(栗战书的祖父)于 193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抗战全面爆发后,他于 1939 年投身革命事业,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斗争,并担任平山县抗日敌后联合会主任。任职期间,他亲力亲为宣传党的抗日路线与方针政策,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支援前线,为抗日前线筹措了大量物资。1942 年,伯父调任平山县商业联合会主任。彼时抗战正处于极端艰难的时期,他积极组织商界人士,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关系,避开敌人的封锁线,将边区的土特产、农产品运往敌占区,换购回边区急需的布匹、煤、油、食品及军火等关键物资。与此同时,他还组织工商从业者与手工业者广开门路,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。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边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与前线的物资供给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我的姑姑栗华周,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抗日战争时期,曾担任平山县望南峪区妇救会主任。她积极宣传抗日,发动各村妇女们为抗日前线部队做军鞋,做棉衣,大力支持了抗战前线。
姑夫郑浩。1938年加入共产党,抗战开始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,并担任平山县抗日联合委员会主任,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统一战线,联合各界人士共同抗击侵略者。组织发动青年参军参战。
我的堂哥栗政清,于 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平山县第一任共青团团委书记,同时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,还曾参与叔叔领导的抗日游击队。抗战刚刚爆发时,他受地下党组织派遣,计划赴苏联留学;在前往天津接受培训期间,参与天津反日宣传活动不幸被捕。在狱中,他遭受了敌人的各种酷刑,却始终坚贞不屈,始终与敌人顽强斗争,最终壮烈牺牲在天津日伪监狱中(被追认为革命烈士),年仅 20 岁。
1937年,八路军第一二O师第三五九旅战地工作团抵达平山县。在叔叔栗再温的协助下,工作团迅速完成扩军任务,组建起赫赫有名的 “平山团”。我的家人栗政民、栗政通、栗吉子三人,均加入平山团,奔赴抗日战场。
大堂兄栗政民,193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加入平山团后,他南征北战、战功赫赫,逐步成长为团级指挥员。他戎马一生,多次在战斗中负伤,最终被评定为二级甲等伤残军人。他的妻子王瑞兰,1941 年入党,在延安参加八路军,是陕北籍的女英雄,还曾荣获纪念中国抗日战争 60 周年奖章。
我的堂兄栗政通,1938 年入党,年仅十四岁便参军加入平山团,投身抗日战场。他随部队南征北战,亲历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二次长征,作战时英勇无畏、屡建战功,成长为独立营营长。1949 年 6 月,在解放西安的西北扶眉战役中,他壮烈牺牲(革命烈士),年仅 26 岁。
栗吉子加入 “平山团” 后不久,便在一次战役中英勇牺牲(革命烈士),年仅 20 岁,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他们的事迹与精神,我们要永远铭记。
我的长姐与几位堂姐,均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,其中栗政华于 1940 年入党,栗政芳于 1942 年入党,栗政新、栗政秀于 1943 年入党,栗政书于 1945 年入党,栗林于 1942 年入党。她们在晋察冀边区冀晋中学求学期间,还主动承担起支援抗日前线的任务:课余时间里,她们动手协助制作棉衣、军鞋;农忙时节,又参与开荒种地,将节省下来的粮食悉数支援前线。到了抗战后期,她们中的 4 位更是毅然参军入伍,奔赴抗日与解放战争的战场,堪称栗家女将,为抗击侵略、实现民族解放而英勇战斗。她们的付出与担当,永远值得我们敬仰!
栗家有五人曾荣获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”这是大家庭的荣耀,虽然现在五人已去逝,但她们的光环永不灭!
叔叔栗再温(革命烈士)早年投身革命,一生一身正气、心怀家国,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,是栗家的栋梁,更是家族投身革命的带头人。新中国成立后,他成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,1960 年从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岗位调往山东省,先后担任山东省常务副省长、省委书记处书记,始终坚守岗位、为民履职。令人痛心的是,“文化大革命” 期间,为保护国家重要文物孔庙、孔府、孔林免遭破坏,叔叔遭到造反派及 “四人帮” 反动集团在山东的代理人的残酷打击与迫害,最终含冤去世,年仅 59 岁,以生命守护了珍贵文化遗产。“文化大革命” 结束后,历史冤案得以昭雪。1978 年 4 月,山东省委专门召开 “栗再温同志逝世追悼会”,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批准追认他为革命烈士。此后,根据国家民政部相关规定,经中共平山县委宣传部批准,栗再温、栗政清、栗政通三位烈士的墓地被确定为平山县革命烈士陵园,并设立为平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我们永远纪念他们,纪念为民族解放而献身,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的已故家人。亲人们,安息!革命自有后来人,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珍爱和平,开创未来!
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
(于9.3大阅兵之日)
栗平军
栗再温侄女
栗建周与韩景芳之女
2025年9月3日